news

新闻中心

翟婉明院士:中国高铁发展面临的科技挑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1-06-07

微信图片_20210607151928.jpg

       导读:

       翟婉明,轨道交通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中国力学学会第十届副理事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科协副主席。

       长期从事轨道交通工程动力学研究,开拓了铁路大系统动力学研究领域。创建了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全新理论体系,建立了车辆-轨道统一模型,在国际上被称为“翟模型”,结束了长期以来将机车车辆和轨道结构隔裂开来研究的历史。主持研究建立了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理论,开发了高速列车过桥动态模拟与安全评估系统,满足了高速铁路桥梁动态安全设计的重大需求。

     5月30日下午,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举行学部第七届学术年会全体院士学术报告会。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翟婉明以“中国高铁发展面临的科技挑战与对策”为题做了报告。同时做报告的还有中科院院士丁仲礼、李儒新、包信和、高福、焦念志、黄如。报告会进行同步直播,超300万人通过网络观看了此次报告会。

  光明日报:中科院院士、轨道交通工程专家翟婉明 未来高铁向着更快更智能出发

  短短十多年间,我国高铁从无到有,形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总里程超过3.8万公里,逐渐形成“公交化”密集运营。
  翟婉明介绍了我国高铁的发展历程,并指出许多尚需突破的难题,如轮对、轴承、减振器等关键核心部件长期依赖进口,亟须实现我国高速列车核心部件自主化。“未来高铁的发展应着重考虑速度、效益、节能环保和经济性等技术指标的综合提升。”翟婉明说。
  列车速度是衡量一个国家铁路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翟婉明介绍,目前我国大量高铁线路未达速运营,“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线路中,目前仅京沪、京张、京津城际、成渝等4条高铁达速运行,其余20余条运营时速均为300公里”。他建议,应尽快使我国高铁按照设计标准达速运行,充分挖掘高铁线路的运输能力,提高效益。
  “目前,欧洲、日本都在不断研制更高速度的高速列车,为保持我国在速度领域的领先优势,我国已启动时速400公里等级的CR450高速动车组研制以及成渝中线高铁线路建设规划。”翟婉明指出,国际上对高铁的最佳运营速度尚无定论,中国高铁应当破题。

  智能高铁采用大数据、云计算、北斗定位、下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速铁路技术的集成融合,实现高铁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技术水平全面提升。“但要真正全面实现高铁智能化,还需突破诸多关键技术,比如构建高铁列车智能调度指挥系统、建设智能高铁车站、高铁设备采用电子标签管理等。”翟婉明介绍,我国近期开通运营的京张高铁和京雄高铁,已运用智能化列车控制系统实现了自动驾驶,标志着我国正朝着智能高铁时代迈进。 

素材来源:综合中科院之声 、光明日报



end

上一篇:中车长客|全自动智慧市域列车亮相西博会

下一篇:设计时速600+!世界首条高温超导高速磁浮真车验证线今日在川开跑

推动中国铁路通往世界的步伐

contact us联系我们